短期市场无利可寻。6月底,国内尿素市场持续一个多月的利好支撑几近被消化。以供求面为例,这一直是被业内重点炒作的对象。谈及尿素供应量,自进入6月以来便有明显增加。前期停车检修的尿素企业陆续复产,初步统计行业开工率已从51%的低谷上调至60%左右。若以往年56%的尿素开工率视为供求平衡点来看,稳步上扬的开工率势必给市场施压;内需方面正被看淡,农业夏季备肥收尾,无论是高氮肥,还是实物尿素的市场库存量均得到补充,下游观望气氛随之加重。工业需求方面则不及预期,两广市场在失去农业采购后,工业胶板行业的原料采购量可谓大失所望,由此可见二季度房地产调控政策给胶合板企业造成的压力之大。而且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抑制房价的政策暂无变数可言,胶板业同样难见好转。而今年最无奈的失利点非尿素外贸莫属,往年内需淡季总会提到“出口”、“集港”话题,以尿素港口离岸价作为内销定价标杆;如今却变成了“回流”、“能否进口”这类话题,大幅低于内销的国际尿素主流价格已无参考意义,甚至不排除尿素进口的风险预期。
玉米追肥旺季存变数。刚刚经历过一轮预期的农业集中采购,玉米追肥需求暂被业内关注并给予厚望。国内尿素主流价格也在一番下游备肥的追捧中上调至1550-1600元/吨。然而在各地市场轮动过后,尿素价格已见回落趋势,虽在市场供求面的支撑下,短期内的跌幅不大,山东、河南等地的出厂报价仅下调了30—50元/吨,但后期跌价格局并不乐观,玉米追肥旺季或首当其冲。事实上,近期被业内看好的玉米追肥行情存在一定变数:首先是国内玉米价格,自淡化国储,价格市场化以来,农民种植玉米的成本投入积极性有待论证。尤其是在前期高氮底肥施用以后,势必消化一部分追肥需求;其次是玉米进口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市场竞价也将影响年内玉米最肥的使用量。换句话说,7月中旬的玉米追肥行情或不及预期。
业内存在赌后市风险。上文提到过,围绕尿素本轮涨价行情,多数大贸易商采取按需采购,随进随出的方式操作,降低风险的同时也保住了市场份额。当然,也有一部分中等规模的经销商有储备赌后市的意向。事实上,笔者从生产企业方面了解到,这部分自储的商家不在少数。这不免令人唏嘘,试问像尿素这样一个产能明显过剩的行业,是怎么样的动力驱使“冒险者”去赌后市?不得不说某官方统计数据功不可没。从尿素1—5月的实物产量统计中体现出的不仅是总产量同比的20%下滑,分月统计仍然是同比减少20%。如果说这些不能引起市场供求紧张预期的话,从4月到6月经历过的尿素行情中,局部因货源偏紧引发大涨的情况已屡见不鲜。由此便不难解释赌后市者的动机所在。即使2017年确实存在20%的同比减产量,也没人敢肯定的说市场供求就一定会紧张。
综上所述,6月底到7月上旬,国内尿素价格缓降或者说降幅可控亦属于预料之中。而玉米追肥行情的变数以及自储赌后市的经销商或将给尿素后市价格带来较大的调整空间。预计7月上旬国内尿素主产区出厂报价1500元/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