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启动时间推迟
价格下滑成定局
由于化肥出厂价在年后逐渐攀升,使得经销商担忧后市而持币观望,无论厂家如何呼吁加暗示,应和者寥寥,往年3月份开始备货的经销商将储备时间调整到了4月份。价格方面,厂家从期盼涨价到稳定,然后到了4月份,价格还是下滑了。辽宁省彰武县赵大利说:“当地基层销售时间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现在市场才刚刚有点动静,备货量跟往年差不多,只是整体市场价格下滑得厉害,但是还没有下滑到年初的价格。”安徽省寿县双桥镇玉山农资经营部孙玉山说:“尿素波动比较大,由最高价1760元/吨下滑了200元/吨至目前的到站价1560元/吨,2月份45%氯基复合肥的出厂价为1900元/吨,现在的价格已经低于1900元/吨,往年降价发生在5月份,今年降价提前到了4月份。”对于价格的下滑,孙玉山认为是缺乏有效支撑。“1-2月份的价格让厂家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了,出厂价上涨与农产品价格不景气很矛盾,厂家应该实际考虑农民种地的投入和产出。如果农产品价格达不到农民的预期,他们或土地流转或抛荒,不会愿意增加农资投入,厂家盲目地涨价只会受到下游市场的抵制。”
肥料品种各有选择
剩货存货年年有余
记者在本期调查中发现,在大田作物方面,农民大多选择低价格肥料,看重品牌的很少;而在经济作物方面,种植大户都对肥料品质要求很高,这就导致假劣产品充斥在大田作物,大品牌更受经济作物青睐。然而在经济作物推广方面,孙玉山也有些苦衷,他说:“经济作物要求的肥料质量好,大品牌确实有优势,但是种植大户对交易价格会有打压,不能达到他们的预期价格,他们就直接找厂家谈判,我们也很纠结。另外,种植大户不仅压低价格还要求赊销,以往在年终欠款都会结清,但是从去年开始收款很不理想。”对于后市,经销商认为,市场瞬息万变,很难把握,价格越下降,市场就会恐慌不拿货。孙玉山表示,“越降价经销商越不敢拿货,厂家又急于出货,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目前当地市场还有去年8-9月份的剩货,如果不拿新货的话,也能满足当地市场60%的需求,所以大家对新货的储备并不热衷。”
且看且行
下游期盼净化市场
山西宁武县农业科技开发中心刘瑛说:“当地春耕陆续启动,相对于大化肥而言,农民选择复合肥的居多。虽然一些经销商在年初低价时候储备化肥,现在销售也有些利润,但是由于假劣化肥不正当地冲击市场,使得他们的竞争压力仍旧不小,大家都减少了备货量,本着少备货、不剩货的销售原则规避风险。”关于假货横行方面,孙玉山也有话说。“当地大田作物施用肥造假严重,很多标着48%含量的复合肥实际上就是用氯化铵来代替的,价格便宜,农民又不懂得分辨,他们只贪图便宜。期望国家执法部门监管落实到位,保护市场有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