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了农业发展实施供给侧改革的主导思想。为此,太谷县农机部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大力引入和推广薯类种植和技术及机具,引导农户改变种植结构。
发展马铃薯种植。农机部门引入了一是引入了脱毒种薯早熟品种,种植周期60-70天,该品种较传统品种产量可提升30-50%,亩产量达5000-6000斤,市场价格为0.6元/斤,亩收入3000元以上。而且早熟品种在6月下旬收获后可以及时播种胡萝卜等农作物,胡萝卜亩产量可达8000斤以上,市场价为0.35元/斤,亩收入为2800元,一亩地两项收入5000-6000元,是种植玉米收入的5-6倍。在种植技术上引入了马铃薯播种机、上土机、杀秧机、收获机,马铃薯种植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使扩大种植面积已成为可能。
发展山药种植。“山药作为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不仅耐贮易运,且可加工增值,是非常好的药食两用作物,为发展太谷山药,太谷农机部门把它作为太谷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了多种措施。传统的山药栽培费工、人力非常大,县农机中心已于去年引进山药开沟机、山药收获机,今年进行株行优化,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改进施肥、灌溉技术,引进打洞种植、塑料垫膜种植,U型槽播种种植、秧苗架铁丝挂网等技术进行机械化种植,这样,农户利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可种1亩,在实用新技术、新机具种植后,规模可提升至10亩,下一步用计划用3到5年时间,尽量在地理保护范围乡村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发展红薯种植。太谷县红薯品质优、口感好,产量高,但由于传统种植模式,各个种植环节以人工种植为主,费工费力,因此种植规模有限,而且品种单一(以太原红一个品种为主),太谷县农机部门为推动红薯产业发展,下大力气从品种、机具、种植工艺、收获后深加工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引进了早熟型、烤薯型、食用与淀粉加工兼用型、蔬菜型等10多个品种。二是改善了传统的种植农艺,改小垄种植为大垄种植,便于机械操作。三是引入了起垄铺膜机、注水移栽机、薯类收获机,实现了红薯种植全程机械化操作,红薯平均亩产可达6000斤,市场批发价格为0.8元/斤,亩收入可达4800元,是种植玉米收入的4-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