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信息1

我国茶业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7-04-17浏览:11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稳步扩大,产量和产值逐年增加,产业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然而,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仍以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为主要发展方式,面临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茶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这一现实对茶产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据调查,春茶采收期间平均采工短缺比例为20%以上,预计随着新增茶园投产,未来若干年内采茶工短缺会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伴随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带来的是茶叶生产的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同时茶叶生产的物质投入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在售价走弱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高幅提升,将不断压缩经营利润,从而挫伤生产积极性。  

  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压力加大。尽管目前我国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每年都在97%左右,但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国内看,消费者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环境污染物几乎是“零容忍”;从出口看,进口国的安全限量标准越来越严,部分水溶性农药超标和环境污染物超标已成为近年我国茶叶出口受阻的首要原因。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利用率不高与潜在的产能过剩并存。新世纪以来,全国茶园面积每年增加100多万亩,一方面通过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另一方面大量夏秋季茶叶未被利用而滞留在树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约有40%以上的产量未能采收,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茶农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而面积的过度扩张,有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目前全国尚有近1000万亩茶园未投产,全部投产后,按照当前单产水平计算,总产量将达290万吨,加上技术进步、夏秋茶的利用等因素,总产量将会超过400万吨,如果市场开拓跟不上,将会出现供求失衡。  

  “十三五”期间,我国茶业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现代茶业的内在动力。具体对策措施如下:  

  加强茶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针对当前茶园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较低的现状,为解决茶叶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短缺、作业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加强茶园田间作业机械、农艺农机融合、茶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研究,集成各项技术,形成标准化茶叶生产技术模式,制定技术规程,在典型茶区进行规模化示范应用,以提高茶叶生产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55号  电话:0552-3123496

师德师风举报电子邮箱:cooplx@aufe.edu.cn

举报电话:0552-3124576  版权所有:中国合作社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