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大力推广“茶沼畜”、“茶花”、“茶药”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种养循环的多种技术模式。多功能性茶产品开发日趋多元,除积极开发桂花茶、金寨红茶等夏秋茶产品外,还开发出以茶为原料的茶食品、饮品、用品、保健品等衍生产品。
福建
持续推进品种结构调整,加大力度推广高香型和制优率高、适制性好的茶树品种,合理搭配早、中、晚芽品种,适当引进台湾及其他省的优良品种,使全省的茶树品种布局逐步向调优、调高、调特方向发展。
湖北
以低产(效)园改造为抓手,持续提升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针对近50%的低效果茶园,系统开展品种改造、密度改造、土壤改良、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贵州
制订10个茶叶品牌27项地方标准和加工技术规程,改变以专家为主的传统,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制(修)订;改变重外形,独芽等同于特级的定势思维,大力推动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多叶茶青原料、以机械化生产为方向的大规模生产。
云南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省机械修剪、采摘面积达400多亩次,机械割除杂草回田面积达100多万亩次,年节约人工劳力1000多万个。 加大茶叶初制所改建力度。采取省市财政补助引导,企业、合作社、个体大户投入为主,每年列项改造100个示范所,推进初制所清洁化、标准化、机械化及管理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