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信息1

农机装备将从“能用”走向“好用”

时间:2016-09-07浏览:47

  日前,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在天津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 “农业机械调整与农业机械化”,与会专家就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着力的方向进行了研讨。

  会上,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胡乐鸣认为,近年来农机补贴资金基本保持了237.5亿元的规模,但资金规模不可能像前些年那样跳跃式增长。而农机报废更新、农机深松纳入了补贴范围,《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即将出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受到国家的重视,这些都是农机化发展的重大利好。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对传统机械的需求趋向品牌化,价格因素已经退居次要位置。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核心是解决质量和总量、品种与结构、成本与效益、需求与资源等四个问题。”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说,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当前农机行业最为关心的购机补贴政策,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其发展的走向,在存量方面会进行调整。

  “农机化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全面化、全程化,就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实来看, 拿来主义并不合脚 。”着名农机化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白人朴教授指出,当前我国需要的一些农机产品外企没有,有的产品直接“拿来”并不适用,我国农机行业的靠仿制的发展路子走不通了。今后需要加强制度创新、加强转型升级,解决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目前农机产品、质量、品种还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的需要,国内农机领域关键共性、原创性技术缺失,农机技术升级对信息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需求迫切。”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研究员认为,下一步,农机领域需着眼突破信息感知、决策智控、试验检测等基础和关键共性与重大产品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以大型与专用拖拉机、田间作业及收获主导产品智能技术与制造质量提升为突破口,建立农业智能化装备体系;研制适合丘陵山区、设施生产及农产品产地处理等农机装备,支撑全面机械化发展。

  与会专家建议,“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机装备企业在加快科技创新、提高优质农机产品供给能力方面,应紧盯农机作业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加强国内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国外先进农机研发制造技术再创新结合,突破关键环节机具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瓶颈”制约,破解“有机难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困局,推动农机装备由“能用”向“好用”升级。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55号  电话:0552-3123496

师德师风举报电子邮箱:cooplx@aufe.edu.cn

举报电话:0552-3124576  版权所有:中国合作社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