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目前我国老龄化严重,适龄劳动力短缺,运用科技开发硬件和软件来节省劳动力,拥有巨大市场。因此,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畜牧业显得越来越重要。
回顾我国畜牧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散户到家庭农场、企业;从粗放到精细;从人力到机械到智能设备的阶段,每一阶段都对信息和数据提出了新的需求。
“未来谁抢占网络、数据的先机,谁就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在我国,围绕奶牛产业构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前景广阔。”李胜利表示,国家奶业产业技术体系一直希望获得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因为不真实的数据,会对产业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希望通过真实有效的数据加强对产业的把控,能够使预测更加准确。
近日,在首届中国畜牧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研讨论坛上,北京历源金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奶牛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新牛人”。通过实时监控与数据智能采集,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监测牧场情况,并采取远程操作措施,即“现场数据智能端自动采集,服务器云处理,管理者手机端查看报表”。同时,“新牛人”根据牧场智能采集的数据,进行“饲料配方与饲料转化率的关系”、“饲料配方与乳成分变化的关系”、“饲料配方与营养类疾病发病率的关系”等分析,向牧场提供个性化服务。
谈及如何使用大数据,北京历源金成董事长赵金石表示,首先,通过真实的购买记录,进行商业行为分析,包括提高服务效率、制定产品方向;提供金融服务;指导养殖户合理规划生产;预测流行病趋势等。其次,为政策制定提供服务。大数据不仅注重数据本身,更重要的是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实现数据的二次开发。
“截至目前,‘新牛人’已为伊利集团、现代牧业、首农集团、赛科星集团等旗下的3000多家牧场提供服务,覆盖的泌乳牛数量超过100万头。”北京历源金成总经理柳冰心介绍。
现代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统一的经营模式,集团以信息化手段固化管理流程,让管理过程实时可控。集团的信息化管理目标是覆盖25万头~30万头牛,目前,系统的地方信息模块在马鞍山、蚌埠、察北等地上线,大概覆盖7万头牛。集团通过整合开发,在养牛行业实现了网状流程管理,基本达到了工业企业信息化的平均水平。据悉,集团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养殖环境(包括温湿度、氨气值等)的预警系统、集团报表自动化等,其牛奶的微生物标准是2万个/mL以下,现在的水平是1万个/mL左右。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现代牧业的牧场里,每个奶牛配有“耳牌”,记录了奶牛的名字、年龄、族谱等,实现防疫、繁育、配种等工作的可追踪。
另外,互联网大数据的使用,可以提高牧场劳动力工作效率。“现代牧业集团牧场平均每人养殖45头牛,年底预计可实现每人养殖50头。”该负责人补充。如今牧场劳动力缺乏,尤其是年轻从业者不足,面对人少任务重的局面,需要信息化、自动化的管理实现“人少多办事”,促进奶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就是价值,是未来的增长,对国家决策、产业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贡献十分巨大。”李胜利说。
(责任编辑:高徽)